2022 年,小鵬汽車交出了一份并不亮眼的財報。
3 月 17 日,小鵬汽車公布了 2022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數(shù)據(jù):
四季度,小鵬累計交付22204 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的 41751 輛相比下滑 46.8%;
2022 年,小鵬共計交付 120757 輛,總交付量不急預期目標的一半,虧損同比擴大 87.92%;
四季度總營收51.4 億元,毛利率 8.7%;全年營收 268.6 億元,毛利率 11.5%;
四季度凈虧損 23.6 億元,相比上一季度的 23.8 億元,凈虧損有所收窄;但全年凈虧損 91.38 億元,相比 2021 年的 48.6 億元,增長接近一倍;
截至四季度末,小鵬現(xiàn)金儲備為382.5 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年底減少 53 億元。
綜合蔚來、理想 2022 年的財報數(shù)據(jù),國內三家頭部新勢力分別處于不同的發(fā)展階段:
蔚來賣得最貴,虧損最多,典型的賠本賺吆喝;
理想財務狀況相對健康,盈利能力最強;
小鵬賣得最便宜、賺錢最難。
新能源汽車的戰(zhàn)事行至中場,小鵬汽車這場翻身戰(zhàn)該怎么打?
面對這一年的成績單,何小鵬在電話會議上強調,將圍繞產品、渠道、技術發(fā)起一輪堪稱「新政」式的調整。
01、小鵬的 2022 年:單車毛利下滑、虧損擴大
財報電話會開場,何小鵬就把危機擺上臺面:
「宏觀環(huán)境和新能源車行業(yè)的競爭帶來非常多的挑戰(zhàn),我們的業(yè)績承受了壓力?!?/span>
從財報數(shù)據(jù)上來看,自 2022 年下半年開始,小鵬汽車原本高速的增長態(tài)勢戛然而止,而長期穩(wěn)居新勢力月銷榜首的排名也在持續(xù)下滑。
去年第四季度,小鵬汽車總銷量僅有2.2 萬輛,蔚來和理想則交出了超過四萬輛的水平。
交付量「攔腰式」下滑并不令人意外,新車型小鵬 G9 的市場表現(xiàn)不及預期,整個四季度僅帶來 6373 輛的銷量。
與此同時,G3、P5、P7 三款老車型也難有銷量上的突破。
基于小鵬 G9 的銷量趨勢,小鵬調低了 2023 年一季度的交付預期,給出了1.8-1.9 萬輛的交付指引。
這也意味著自 2021 年下半年以來,小鵬汽車的季度交付量將首次跌破2 萬輛。
交付量的持續(xù)下挫,直接拉低了小鵬汽車的營收水平。
據(jù)財報顯示,小鵬汽車 2022 年總收入為269 億元,較上年增長 28%,其中汽車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48.4億元,較去年的人民幣 200.4 億元增長 23.9%。
作為對比,蔚來、理想去年總營收分別為492.686 億元和452.9 億元,汽車銷售額分別為455.066 億元、441.1 億元,幾乎都是小鵬汽車的兩倍。
傳導到毛利率的表現(xiàn),小鵬汽車全年整體毛利率為11.5%,汽車業(yè)務毛利率為 9.4%,四季度單車毛利率更是創(chuàng)近兩年新低(5.7%)。
對比來看,特斯拉 2022 年單車毛利率為 28.5%,同期蔚來和理想分別是 13.7%、19.1%。
這相當于去蔚來、理想、小鵬每賣掉一輛車,平均分別能賺 4.2 萬元、6.3 萬元、1.9 萬元。
「小鵬汽車毛利率主要受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以及降價促銷上下游的影響」,小鵬汽車解釋道。
從數(shù)據(jù)上來看,理想的成本管控要優(yōu)于小鵬,理想的銷售成本率是 80.59%,而小鵬是 88.5%,這相當于每 100 元的收入里面,小鵬比理想多花了 8 元成本,而蔚來則是 89.56%。
換句話說,花錢最大方的是蔚來,最摳門的是理想,而效率最低的是小鵬。
在研發(fā)投入方面,2022 年小鵬汽車研發(fā)費用為52.1 億元,較上年增長 26.8%,環(huán)比增長主要是新車型開發(fā)支出增加所致。
在電話會上,何小鵬透露了年內將發(fā)布兩款新車:
小鵬 G6 將于今年 4 月上海車展亮相,二季度末上市交付。何小鵬表示 G6 將在20-30 萬的價位段中,擁有最先進的智能化、電動化。量產爬坡后,G6 將是小鵬 P7 的 2-3 倍銷量;
今年下半年還將發(fā)布一款 7 座 MPV 車型
「2022 年年底,小鵬汽車開始進行戰(zhàn)略復盤和調整,推進組織架構的優(yōu)化,并且核心補強綜合能力的短板,進行二次創(chuàng)業(yè)?!?/span>
財報電話會上,何小鵬表示,從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小鵬汽車的銷量預計會出現(xiàn)環(huán)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長,并且較大比例地高于行業(yè)增速。
在見證小鵬汽車反彈之前,還有一場迫切的內部變革擺在何小鵬眼前。
02、產品規(guī)劃、營銷體系,王鳳英兩手同時抓
在 2022 年三季度開始,小鵬汽車內部圍繞人事、組織架構、產品規(guī)劃以及營銷體系進行調整。
首先是小鵬在產品、平臺和定位問題。
小鵬目前共有五款在售車型,但由于缺乏產品戰(zhàn)略規(guī)劃,小鵬在前四款車型身上反復增加供應鏈的復雜度和成本。
平臺化生產最大的優(yōu)勢是縮短新車研發(fā)周期和節(jié)約成本,但小鵬卻在兩個平臺之間來回切換(G3、P5 基于 David 平臺,P7、G9 基于 Edward 平臺),并且一款車型規(guī)劃了 2-3 種容量的電池包,交給兩家供應商,算下來一款車有 6 種電池規(guī)格。
小鵬汽車 E 平臺
據(jù)此前小鵬內部會議流露出的信息顯示:
小鵬一個新車 SKU 的開發(fā)、測試、驗證和申報公告等綜合費用,高達5000 萬元。
為了避免重復設計與再測試,小鵬從今年開始明確劃分為E、F、H 三個平臺,并在吸取 P7、G9 配置過于復雜的教訓之后,小鵬也在逐漸簡化SKU。
比如 P7i 四個配置相對清晰得多,無論哪個配置都將智能座艙拉到頂配,智能駕駛也至少有一顆 Orin-X 芯片,保證小鵬的智能屬性。
何小鵬透露,目前小鵬汽車的設計研發(fā)、生產、供應鏈、組織管理、流程制度團隊都直接向自己匯報,并且他還將直接管理造型團隊,打造三個造型設計團隊在內部進行競爭。
其次是銷售體系問題。
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一員,小鵬一直保持著混合直營和授權經銷商兩種「零售模式」,雖然早期確實幫助小鵬快速擴寬門店數(shù)量,但隨著品牌的市場體量的不斷增長,這一銷售體系的弊端也顯露出來——既不能降低建店成本,又無法像直營店的模式統(tǒng)一服務。
除此之外,由于直營和經銷兩個渠道歸屬不同負責人,甚至出現(xiàn)「爭搶用戶」、「相互拆臺」的內耗行為。
新能源汽車本是一個極致追求效率的行業(yè),渠道之間的混亂感,無疑是阻止小鵬進一步搶占市場的「罪魁禍首」。
基于此,主管銷售的王鳳英將原有的大區(qū)制度撤除,進而重新劃分為 20 余個銷售小區(qū),把每個小區(qū)內的直營門店和授權經銷商歸為小區(qū)負責人主管,相當于將原本兩個派別的競爭轉變?yōu)楦鱾€區(qū)域之間的競爭。
盡管王鳳英作為總裁在小鵬汽車擁有產品規(guī)劃、產品矩陣的管理權,但作為一個空降高管想要快速調動這些部門,一是需要對小鵬的能力邊界和組織架構有充分了解,二是需要足夠的授權。
透過電話財報會議,可以感受到何小鵬賦予王鳳英足夠的權力,但最終的效果檢驗,或許 P7i 的市場表現(xiàn)就是答案。
「小鵬 P7i 的銷量表現(xiàn),將代表著小鵬汽車全面變革后打的第一個勝仗?!购涡※i表示。
從產品力和定價方面來看,P7i 擁有爆款的潛力,但在銷售和營銷上面,還需最大化地發(fā)揮其賣點,從而助推其銷量不斷攀升。
03、整車成本將下降 25%,2024 年輔助駕駛硬件全系標配
一家造車新勢力,能夠承擔幾款車型的失???
當下的小鵬,正在驗證這個問題。
與蔚來和理想不同,小鵬擠進的是最為激烈的15-40 萬元中端市場。
小鵬希望能夠在品牌成長的關鍵期,快速拉升市場體量。
隨著新能源車用戶基數(shù)擴大,市場形勢啞鈴型變成紡錘型的現(xiàn)象將更加明顯,中間價格地帶將是主戰(zhàn)場。
但面對向上高端產品的銷量疲緩,以及走量車型的持續(xù)下降,卡在「中等陷阱」的小鵬沒能成功擴展自己的價位。
從起售價 15 萬元的 G3,到最高 47 萬元的 G9,小鵬所處的每一個價位都面臨強敵,包括特斯拉、比亞迪,以及一眾新造車勢力。
以新上市的 P7i(24.99 萬元起)為例,以往 B 級純電轎車細分市場,只有特斯拉 Model 3 和比亞迪漢兩個最強勁的對手,如今還有比亞迪海豹、2023 款零跑 C01、哪吒 GT 和極氪 001 等,并且部分車型的銷量已經超過了老款 P7 最輝煌的成績。
如果市場是一個靜態(tài)的競爭,P7i 的產品力并不亞于上述的每一款車型。
但問題在于,當下市場已經進入「拼家底」的階段:
前有特斯拉拿出歷史最低價的 Model 3(22.99 萬元起),后有賣出白菜價的零跑 C01(14.98 萬元起)和再次拉低售價的比亞迪漢冠軍版(20.98 萬元起)。
對于這個大眾化市場而言,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居多,因此售價上的競爭力也最直觀。
「25-35 萬區(qū)間會有大幅度降本空間,后續(xù)的改款車型和新車型的定價也會更加激進?!购涡※i在電話會議上透露小鵬汽車下一步規(guī)劃。
但問題是,小鵬汽車最新的單車毛利只有 11.5%,如何做到「大幅度降本」?
何小鵬的答案是,通過平臺模塊化和大量的技術創(chuàng)新這兩個方向實現(xiàn)降本戰(zhàn)略。
比如在電芯設計、電池一體化、一體式壓鑄等方面以及優(yōu)化配置等多種手段,從今年到明年實現(xiàn)自動駕駛 BOM 成本下降 50%,整車硬件(含動力系統(tǒng))成本下降25%。
何小鵬還立了一個 Flag:「從 2023 年開始,小鵬純電整車平臺、電子電氣架構、動力系統(tǒng)、智能輔助駕駛軟硬件都將進入到平臺化,進入真正的體系化造車階段,用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
雖然目前暫不清楚小鵬下降 25% 的成本能夠換來什么樣的價格競爭,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智能駕駛 BOM 成本的下降,小鵬汽車將在 2024 年實現(xiàn)軟硬件捆綁銷售轉變?yōu)橛布伺洹?/span>
以小鵬 P7i 為例,搭載雙激光雷達、雙 Orin-X 芯片的 702 Max 版本(26.99 萬元),與無激光雷達、單顆 Orin-X 芯片的 702 Pro 版本(24.99 萬元)存在 2 萬元的差價。
這也意味著,小鵬汽車未來新車型無需再陷入是否保留,又或者砍掉部分智能化配置,拉低產品售價的糾結;其次也可以保證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體驗的完整性和領先性。
在何小鵬眼里,成本控制能力、智能駕駛將會是小鵬汽車長期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小鵬汽車能夠活下來的底氣。
步入 2023 年,純電動車的市場更加激烈,特斯拉、比亞迪、長城、吉利等車企車型攻勢與價格戰(zhàn)只會更加猛烈,理想汽車也在找準切入純電市場的時機,蔚來則在研發(fā)上不遺余力地投入。
反躬自省,敢破敢立,對于處在上升期的小鵬汽車而言,尤為重要。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kol/1979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