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健
昨天19:18 關注 原創(chuàng)評測
XCX-Test(63)|小鵬MONA M03純高速續(xù)航及充電測試 新出行原創(chuàng) · 精品文章
小鵬 MONA M03 在 8 月 28 號上市以來,打破了小鵬汽車的產(chǎn)品銷量記錄, 上市 48 小時,收獲大定 5 萬臺。在如此高的熱度之下,很多用戶也想知道這臺車的真實續(xù)航表現(xiàn),所以這一次,我們從借來了一臺中配的 620 超長續(xù)航版,用 XCX-Test 的標準進行一次純高速的續(xù)航測試。
小鵬內部的朋友和我說,M03 最多用戶選擇的版本是中配的 620 超長續(xù)航版本,所以這一次我們借的也是 620 超長續(xù)航版本。
小鵬 MONA M03
不過是選裝了 19 寸的大輪轂,所以官方給出的 CLTC 續(xù)航里程由原來搭載18寸輪轂的 620km 降低到了 585km。
動力方面,新車前軸搭載了 160kW 的電機,百公里加速為 7.4 秒。
測試采用的是新出行 XCX-Test 高速續(xù)航測試標準,測試時以 110-120km/h(盡可能貼近限速)在高速上行駛,記錄消耗 90% 左右的電量,以此得出實測高速續(xù)航。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次是 M03 車型的純高速續(xù)航測試,95% 以上的路段都是在高速上頂著限速行駛,所以續(xù)航達成率肯定沒有加上城區(qū)、快速路段測試出來的高。
每一次 XCX-Test 高速續(xù)航測試,我們的路線都會選擇廣深沿江高速,該路段擁有雙向八車道,限速為 120km/h(東莞段限速 100km/h),并且還伴隨著橫風存在。
每次的 XCX-Test 續(xù)航測試我們都會選擇廣深沿江高速
車上含駕駛員在內共兩人,體重共 110KG,車上兩人會輪流進行駕駛。
車上兩名乘客,體重共 110KG
車內的設置也一樣,空調調節(jié)到 23℃ 兩檔風,不開座椅通風/加熱;駕駛模式設置為舒適,動能回收調節(jié)至“高”。
駕駛模式設置為舒適
測試當天是 9 月 4 號,當日天氣陰轉陣雨 27~33℃。
出發(fā)前小計里程清零,此時電量為 95%,剩余續(xù)航 555km
出發(fā)前我們在前海收費站附近的充電站進行補能,充至 95%(充電樁限制,所以到 95% 時自動跳槍),也將小計里程清零,在一切準備就緒后,我們正式出發(fā)。
前海收費站
電量在 95% 時出發(fā),就意味著我們最早跑到 5% 的電量時才能結束,而且還是在高速上,想想都還挺刺激。
大部分的時候車子都比較少,但經(jīng)過東莞時都會堵車
在經(jīng)過東莞段的時候,我們歷經(jīng)了兩次堵車,一次大堵車一次小堵車,感覺每次經(jīng)過東莞這邊要么車多、要么堵車。
在行駛了 421km 之后,結束本次純高速續(xù)航測試
最終我們在行駛了 421km 之后,結束本次純高速續(xù)航測試,表顯能耗為 11.5kWh/100km。每行駛 20km 的時候都會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先看看整體的數(shù)據(jù)如下:
M03 續(xù)航測試數(shù)據(jù)表
結束測試時我們的表顯續(xù)航剩余 25km,電量為 4%,表顯能耗為11.5kWh/100km,經(jīng)過換算,本次 M03 純高速續(xù)航測試的達成率為 79%。
小鵬MONA M03續(xù)航測試總結表
我們測算出來的整段測試的平均時速為 93.9km/h(總用時 5h39min,減去途中 70min 的非高速行駛時長),期間我們在東莞段(往南沙方向)經(jīng)歷了兩次一大一小的堵車路段,再加上到下午五六點時車流明顯變多,所以在減去所有停車時間后測算出來 93.9km/h 的平均時速看著可能會有些低。實際上我們的時速都是頂著 120km/h 跑的,甚至因為沒有儀表盤和 HUD 的原因,有時候還會超過一些限速。
2024 XCX-Test 續(xù)航測試匯總表
所以你們覺得 79% 的達成率如何?在我們今年測試的車型中,算得上是第一梯隊的水準。
在純高速續(xù)航測試過后,我們直接來到位于前海的 240kW 的小桔充電站進行充電,因為正值晚高峰,所以在我們充電時,充電站空無一車,這也正是我們最期待的測試場景。
位于前海的中核匯天正強站,使用的是 240kW 的小桔充電樁
車輛在電量 4% 的時候開始充電,到 97% 時結束充電,充電總用時 63min,其中 30%-80% 用時 34min,最高功率出現(xiàn)在電量 5% 時,達到了 95kW,妥妥 1.5C 的充電倍率。
在電量 25% 時達到本次充電的最高峰值功率,95.6kW
充電測試數(shù)據(jù)圖,其中電量從 30%-80% 用時 34min
但我認為這個充電成績說不上優(yōu)秀,特別是中間端的功率都基本維持在 60kW,沒有持續(xù)升高。我們起初以為是充電樁的問題,但通過樁體的充電信息來看,充電樁的輸出電壓/電流基本能夠滿足車輛的需求電壓和電流,所以進一步排除樁體故障的原因。
充電樁上顯示電池需求和充電信息基本匹配
那既然樁體沒問題,難道又是車子的問題?對此我咨詢了相關工程師,他們表示“夏季環(huán)境溫度過高,晚上也有30多度,光電過后電池本身溫度也會比較高,充電過程中電池溫度會持續(xù)升高,達到設計閾值后電池就有自我保護策略,會適當降低電流,這是屬于行業(yè)通用的策略”。
總結一下,因為我們剛剛做完續(xù)航測試就來充電,加上外部溫度高,所以電池溫度下不去,系統(tǒng)為了保護電池因此降低電流。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carnews/pingce/244470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出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idc61.net)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