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特斯拉市值累計縮水近60%,截至12月16日,其總市值為4979億美元,這也是2020年11月之后首次跌破五千億大關。從媲美蘋果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巨頭,到如今陷入增長乏力的困境,特斯拉走過了一條與國內造車新勢力相似的路線。
01
套現近400億美元,馬斯克拋棄特斯拉?
2022年的電動汽車行業(yè),除了快如閃電的比亞迪,我們似乎看不到其他車企了。特斯拉在這一年當中的表現只能用一個詞形容:正常。沒有非常、超常、不正常,就是很常規(guī)地發(fā)布財報、調價等信息,除此之外再無看點。
反而是馬斯克與推特之間的收購大戰(zhàn),賺足了看客的眼球,雖然最后馬斯克還是以440億美元成功入主推特,但其“世界首富”的寶座與特斯拉的萬億市值也不翼而飛。
數據顯示,從10月底馬斯克接管推特至今,特斯拉的股價跌去29%,伴隨著跌跌不休的股價,馬斯克本人也開始拋售特斯拉股票。12月12-14日,馬斯克出售2200萬股,套現35.8億美元(約合250億元人民幣)。據BBC統(tǒng)計,近1年來馬斯克累計套現金額達到400億美元。
對于推特這個新鮮玩具,馬斯克可以說十分上心。新官上任三把火,裁員、整頓、轉型,一波又一波熱點跟隨馬斯克朝著推特奔涌而去,留下落寞的特斯拉一邊降價一邊叫賣,一切為了完成今年的KPI。
但今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的銷量目標只完成了六成左右,達到90.8萬臺,所有的壓力都堆在了第四季度。雖然10、11月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還不錯,但想追上一路狂飆到160萬臺以上的比亞迪,確實有點難度。
一個人掌舵推特、特斯拉、Space X、Neuralink等多家不同領域的公司,對于馬斯克來說精力未免太過分散,而此前馬斯克曾表示自己并不希望擔任特斯拉CEO,希望有合適的人選接替他。
而這個人選,到目前為止都還不太明朗。
02
誰是馬斯克的接班人?
12月16日,特斯拉第三大個人股東廖凱原在推特上發(fā)文表示:馬斯克拋棄了特斯拉,特斯拉需要也理應擁有一名全職CEO。
對電動汽車業(yè)務的關注越來越少,很多特斯拉的股東開始表露對馬斯克管理風格的不滿,畢竟其股價相比今年年初,已經出現斷崖式下跌。但CEO人選卻十分難尋,能夠執(zhí)掌世界第一大車企同時又是一家電動車企業(yè)的人,更是難上加難。
幸運的是,馬斯克似乎快找到了。
12月上旬,有傳言稱,特斯拉大中華區(qū)總裁朱曉彤被馬斯克指定為CEO人選,一時引發(fā)熱議。不過隨后朱曉彤被馬斯克點名奔赴美國,協(xié)助得克薩斯州超級工廠進行產能擴張,出任CEO的傳言暫時沒有了結果。
其實在11月份,特斯拉董事詹姆斯?默多克就曾透露,馬斯克在過去幾個月中,已經確定了一個潛在的繼任者來領導特斯拉。但并未透露繼任者的詳細信息。
朱曉彤之所以成為傳言中的特斯拉CEO人選,與他的個人貢獻是分不開的。從超充站項目到上海建廠,再到產品的生產和交付,朱曉彤主導了一系列特斯拉產品中國本土化事項,讓中國市場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朱曉彤也在短時間內從超充站項目總監(jiān)走到了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中國區(qū)總裁的高位,之后又開始分管亞太區(qū)業(yè)務。
可以說,朱曉彤的進階之路,一方面是其卓越的個人能力,另一方面則是馬斯克的信任。接管亞太區(qū)業(yè)務之后,毫無疑問,迎接朱曉彤的將是特斯拉全球業(yè)務,如果馬斯克的CEO人選是朱曉彤,那么在繼任之前,搞定各大超級工廠的產能也算是一個小小的考驗,畢竟上海工廠已經非常成功了。
Golight點評
從某種意義上講,比亞迪等傳統(tǒng)車企在電動汽車市場的奮起直追,才是特斯拉需要一個全職CEO的主要原因,而馬斯克或許很適合,但他的興趣可能已經不在造車上面了。馬斯克帶領特斯拉成功跨過了第一階段,未來的CEO就要繼續(xù)帶領特斯拉保持領先,這份工作的難度并算不上輕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GoLight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kol/19171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