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創(chuàng)始人李想22日現身特斯拉Model S交車儀式,作為中國第一批用戶,李想表現出了對特斯拉Model S超高的滿意度,“我最喜歡這車非常棒的駕駛體驗”,李想如是說道。
“Model S的駕駛體驗非常好,后座是最大的短板”
作者:在買這款車之前有沒有一些顧慮?
李想:我之前已經在美國試駕過了,而且車主的反饋也不錯,所以沒有顧慮。 而且拿到車以后發(fā)現現在的車與在美國試駕的那輛車相比已經進行了一些優(yōu)化,座椅更低。Model S的駕駛感很好,電動汽車隨時提供最大扭力的感覺非常好,比一般的車開起來更過癮,堵車的時候也不會那么煩。
作者:如果有機會與馬斯克對話來評價Model S,會如何評價這輛車?
李想:這款車有非常棒的駕駛體驗。這輛車的駕駛體驗的150萬的車的駕 駛體驗,外觀是100萬的車的外觀,后座只是10-15萬的車的后座。這可能與美國人不在意后座有關。
作者:你認為特斯拉Model S的短板是什么?
李想:后座是他們的短板。這個車的后座是10-15萬的車的水平。坐后座是自虐的,因為它的頭枕是固定的,沒有扶手,坐墊很短,坐姿很低。
作者:安裝充電樁的過程順利嗎?
李想:充電樁是特斯拉負責安裝的,過程很順利。我自己做了改線,裝到了80A,費用大概是3500元。后來想了一下沒有必要裝到80A,30A或者32A已經足夠了。因為我不會開著它跑長途,就算車跑到沒有電,32A只要10個小時就可以充滿。而且我在家和公司都安裝了充電樁,這輛車也基本作為代步使用。特斯拉的充電樁安裝很嚴格,在安裝結束后共進行了兩次測試。一 次測試兩個小時,另外一次進行了過夜測試。是特斯拉的員工帶著國家電網的人來進行安裝的。
作者:你會向周圍的朋友推薦特斯拉Model S嗎?
李想:我?guī)退麄冑u出去了至少10輛車,包括我的同事與鄰居。
作者:你當初買這輛車是出于IT的原因多一些還是出于汽車的原因多一 些?
李想:這個問題相當于問我希望留下左手還是右手,我想都留下。我身邊IT圈的朋友買這輛車的更多。我買這輛車最大的原因是駕駛感特別好,其次是不想落后。電動汽車可能是未來普及的潮流。
作者:會擔心車起火嗎?
李想:汽車起火很正常,渦輪增壓的車也會起火。只要起火的概率不算高就可以。其實不要把特斯拉太過于定位于電動汽車,要定位于四輪轎跑。而且它起碼是第二輛車。Model S是我現在開的第六輛車,第二輛電動汽車,之前一輛是雪佛蘭沃蘭達。
作者:對于Model S的價格怎么看?
李想:大家都會覺得這車買了不虧。國外的售價大家都知道,我買過的車沒有任何一輛是國外價格加稅就進來的,都是再加了20%-30%。
李想為北京唯一一輛紅色Model S車主
“來自硅谷的人都非常蔫,馬斯克也一樣,人非常好?!?/strong>
作者:這次是你第一次見馬斯克嗎?對他有什么感覺?
李想:這次是我第一次見他,只說了幾句話,沒什么感覺,也沒什么想 要問的。我不追星,我會要他簽名,與他合影,只是單純的對一個成功企業(yè)家的欣賞。硅谷的人都非常蔫,他也是,但是人非常好,比我想象的還要好一些。而且他非常棒,把很多已有的存在于實驗室或分散的技術整合在一起,把它更加民用化,這一點與喬布斯相似。他把自己想象的東西變成事實了。
“中國沒有企業(yè)能承受虧損十年,如果有也成了先烈而非先鋒?!?/strong>
作者:你如何看待特斯拉國產化?
李想:短期內特斯拉國產很難,因為他不了解中國市場。特斯拉想要找到一個好的合資廠非常難。目前很多大牌車企與中國合資廠很難相處,如50%對50%的股比及其它一些政策問題,其實沒有想象的容易。特斯拉目前進口很好,而且稅并不高。3-4年后特斯拉是可以實現國產的。因為很多自主品牌都會與特斯拉積極合作,而且政策對電動汽車企可能會好一點。但是Model S國產化的重要性不大,下一款Model E國產很重要,因為它與寶馬i3在美國擁有著同等的價格。
作者:特斯拉作為汽車企業(yè)并不是巨頭,但中國IT企業(yè)家都買,你怎么看這一現象?
李想:這就如iPhone剛上市一樣,大家想更早接觸了解到前沿技術,未來趨勢。
作者:特斯拉在中國推廣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李想:我認為不存在問題,因為特斯拉不是要賣到奧迪的量。如果特斯拉的目標是每年5000輛,那么稍微努努力就可以。如果目標為50000輛,那么難度就不是大了10倍了,而是100倍。
作者:國內自主品牌做電動汽車需要提升的重點在哪?
李想:國內車企做電動汽車是從下往上做,從低端做到高端,這樣很辛苦。另外是成本差距,國內的技術并不差,但是國內車企接收不了虧10幾年。國內車企很難學特斯拉,他們做得好虧三年的準備,做不好虧10年的準備。在中國虧10年做得了先烈,做不了先鋒。中國要在恰當的時候進入電動汽車領域,如同最早做Twitter的不是微博一樣,中國存在這樣的現實問題。
作者:比亞迪和特斯拉有沒有競爭關系?
李想:沒有競爭關系,所有的競爭車不來自于車怎么造,來自于品牌的用戶群。賣100萬的車與20萬的車用戶群不一樣。特斯拉Model E的競爭對手是寶馬i3,而未來的完美產品可能是兩者的融合。
作者:胡笑菲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news/renwu/3087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idc61.net)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