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信和信息化部正在積極牽頭制定最新的2021-2035年汽車行業(yè)規(guī)劃,考慮是否要設置一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國內全部銷量之比到2035年達到60%的目標,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逐步提高的勢頭幾成定局。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是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新能源汽車與傳統(tǒng)燃油車相比,驅動系統(tǒng)不一樣,新能源汽車由高壓驅動系統(tǒng)來提供動力,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為高壓電系統(tǒng)故障或者碰撞等造成損傷導致出現高壓泄露、人員觸電、電池起火等安全風險。每次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都能上頭條,那么新能源汽車和傳統(tǒng)燃油車在安全性方面到底有什么樣的顯著差異,就跟各位一起探討一下。
新能源汽車安全風險與傳統(tǒng)汽車的主要差異點
根據新能源汽車高壓系統(tǒng)結構的特殊性,給大家共享一下新能源汽車特有的碰撞電安全、起火安全及涉水安全的安全風險及對應的安全防護策略。
(一)碰撞電安全風險及安全設計
區(qū)別于傳統(tǒng)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搭載有一整套高壓電驅動系統(tǒng),電動汽車在碰撞過程中出了可能發(fā)生傳統(tǒng)碰撞情況下人員傷亡的情況,還存在碰撞后高壓系統(tǒng)受損、高壓泄露、短路等安全風險;乘客和救援人員等在電動汽車碰撞過程中,也將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zhàn)。

電動汽車碰撞安全開發(fā)設計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程,依托傳統(tǒng)汽車碰撞安全開發(fā)基礎,對電動汽車新的潛在碰撞后失效風險進行主、被動安全的開發(fā)設計,特別是對于高壓系統(tǒng)、高壓蓄電池的重點防護。目前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qū)都已經建立了相應的標準法規(guī)和評價規(guī)程用以指導或規(guī)范電動汽車碰撞安全性能防護的開發(fā),比如歐洲的E-NCAP、中國的C-NCAP、美國的IIHS、日本的J-NCAP等。其中最為嚴苛的當屬美國的IIHS,測試項目更全,更嚴苛,其安全評價標準差不多是國內C-NCAP安全標準的6倍。可惜的是,國內新能源汽車產品除了基于沃爾沃安全標準開發(fā)的領克PHEV外,鮮少聽說過有其他新能源車敢進行美國IIHS的碰撞測試評價。
(二)電池起火風險及安全設計
車輛使用過程中發(fā)生自燃、電池的防火能力將直接決定乘客能否順利逃生。高壓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其電芯組結構復雜,電化學性能和穩(wěn)定性相較于傳統(tǒng)的化石燃料差異較大。隨著市場上對于新能源汽車續(xù)航要求的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也在不斷提高;那么如何降低電池風險、延長電池熱擴散的時間是當前車企正在努力的方向。目前市面上很多新能源車高壓電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安全水平,相信未來越來越多的產品能朝這個方向靠攏。
(三)涉水電安全風險及安全設計
相信很多新能源車主開車趟水的時候都有種莫名的擔憂:會不會趴車,會不會漏電等。每年雨季或者臺風過境都會出現嚴重的積水;新能源汽車涉水電安全開發(fā)中都會有一些密封設計,比如采用密封材料、使用密封高低壓接插件、使用密封條等確保高壓系統(tǒng)更高的防水安全要求;同時高壓系統(tǒng)具有實時在線的絕緣電阻檢測功能。
寫在最后:
安全是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是所有新能源產品的最高原則。站在消費者和用戶的角度,建議在選購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時候可重點關注以下幾項:
1. 新能源產品的原始構成熟度,成熟的原生架構產品相比油改電產品可以更好地解決多種動力系統(tǒng)的兼容性問題。
2. 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開發(fā)、測試驗證投入情況;產品的技術優(yōu)勢和可靠性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各種測試工況的嚴苛程度及評價結果:比如更高的效率、更深的涉水能力、更好的碰撞安全性能等。
3. 后期產品維護,消費者服務體系是否完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樁到家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kol/12699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idc61.net)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