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消息,Stellantis集團剛剛又在中國完成了一筆大額交易,涉及資金9.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2.75億)。該公司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東風汽車(香港)國際有限公司確認,雙方已執(zhí)行一項交易,斯泰蘭蒂斯從東風公司回購5000萬股普通股(占注銷前斯泰蘭蒂斯股本的1.58%),總對價為9.34億歐元。斯泰蘭蒂斯計劃注銷上述股票。
一年前,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還是歐洲車企里對中國態(tài)度最為鷹派的一名高管。然而,最近一年,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投資變化可謂是風云突變。
動作頻頻
10月19日,東風集團股份披露公告,以17.14億元人民幣對價收購神龍汽車位于武漢和襄陽的目標資產,主要是神龍汽車第三工廠,用于生產現有標致和雪鐵龍乘用車以及富康車型。但在本次公告中,東風集團股份與神龍汽車外方股東Stellantis集團重申,雙方對神龍公司的治理模式保持不變,中法雙方股比保持不變,中法股東雙方將繼續(xù)履行2019年已簽署的戰(zhàn)略合作協議,一如既往地支持神龍汽車可持續(xù)發(fā)展。相當于Stellantis集團把自己擁有50%股權的神龍公司資產變賣給了中國股東。
10月26日,Stellantis集團與零跑汽車宣布,Stellantis集團計劃投資約1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5.92億元),收購零跑汽車約20%股份,成為后者重要股東。與此同時,Stellantis集團還和零跑汽車將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為“零跑國際”的合資公司,助力零跑汽車實現全球化,未來還會利用零跑全域自研的電動汽車技術和成本效益幫助Stellantis實現全面電動化的目標。

11月21日,Stellantis集團和寧德時代宣布,雙方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寧德時代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鋰(LFP)電池的電芯和模組,助力Stellantis在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產。
11月23日,Stellantis集團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東風汽車(香港)國際有限公司確認:雙方已執(zhí)行一項交易,Stellantis將從東風集團回購5000萬股Stellantis普通股(占股份注銷前Stellantis股本的1.58%),上述股份總對價為9.34億歐元。Stellantis計劃注銷上述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東風集團將持有Stellantis 4920萬股普通股,占Stellantis股本的1.58%。雙方之前簽訂的股份回購框架協議對此4920萬股普通股繼續(xù)有效。
水土不服
Stellantis集團和東風集團合資的神龍汽車,了解的人都知道,近年來神龍汽車的銷售情況一直下滑。
2017年,神龍汽車年銷37.76萬輛,2018年跌至25.34萬輛,2020年直接降至5萬余輛,雖然2022年銷量回暖,達到12.52萬輛;但2023年前三季度,神龍汽車累計銷量僅為6.38萬輛,同比下滑29.47%,月均銷量低至7086輛,顯然無法達到預期。
盡管有中法雙方股東的支持,神龍汽車進行了積極的自救,但今年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已經讓神龍汽車感到無力應對。

Stellantis集團旗下有 15 個品牌,全球銷量前三,為什么在中國就不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對中國的市場不尊重、不信任。在中國市場施行“輕資產”戰(zhàn)略,這樣一個隨時都可以撤走的品牌,誰敢買!
而Stellantis集團在全球銷量高,主要還是因為它旗下有很多地頭蛇一樣的品牌,比如克萊斯勒常年霸占北美市場銷量前三, PSA 是法國最大的主機廠,福雅特又是意大利最大的集團,歐寶在德國有不小的市場份額。然后你把他們最終都集中在Stellantis集團,自然賬面數據會非常好看,但是掩蓋不了他們產產品力下降的問題。誠然,標致和吉普的用料水平都很高,但產品迭代太慢,不注重口碑,油耗高,電氣化也沒有走下去,所以他們被國內的車市淘汰不可惜。

不僅僅是神龍汽車,在自主品牌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加強研發(fā)和品牌營銷等手段,不斷提升自身產品品質和競爭力,逐漸贏得了消費者認可的同時,合資車企的產品則面臨著價格高、性價比低等問題,導致其市場份額逐漸下滑。
寫在最后
先是變賣神龍汽車資產,然后入股零跑,再與寧德時代合作,又回購東風股份。這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Stellantis集團的最新策略。
兩個方向,一邊脫離老合作伙伴,一邊擁抱新合作伙伴。
Stellantis集團急需布局新能源汽車,而東風集團的進度已經不能滿足其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腳步。所以這次收購領跑,可以通過快速整合零跑的智能電動車技術以及供應鏈從而實現快速投產智能而且價優(yōu)的電動汽車;其次可以通過零跑快速獲取中國智能汽車的技術和供應鏈;另外符合其在中國輕資產的運作方式,而不像之前需要在中國本土合資建廠來贏取中國市場的利潤,現在只需要以資本入股的方式參與中國市場。
重新定義中外合資,已經開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why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news/shichang/2139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