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慈毡緞勇娜艘欢苡涀∵@個故事開頭的套路:某個偵探、科學家、大拿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收到了一封神秘郵件,然后開啟一段驚人的故事歷程。

(圖片來自:《名偵探柯南》)
這事在汽車圈重演了。
昨天晚上,全球諸多頂級汽車媒體的主編都收到了一封來自日本的電子郵件,里面是一個 PDF 數(shù)據(jù)文件,睡眼惺忪中點開一看,啥?0-100km/h 加速 1.89 秒?

同人類運動員的 100 米世界紀錄一樣,一般認為汽車的 0-100km/h 加速越靠近一個極限,提高一秒就越困難,這里面涉及空氣動力學、機械傳動學甚至輪胎橡膠材料等多方面的綜合挑戰(zhàn)。
雖然人類已經(jīng)用飛行汽車、火箭汽車、F1 等多種形態(tài)突破過零百加速 2 秒大關(guān),但這些產(chǎn)品多為實驗、運動性質(zhì),外在造型也與大家認為可以上路的“車”存在較大差距,而在標準“車”的世界里,人類已經(jīng)停在 3 秒太長時間了。

去年底,特斯拉 Roadster 2 攜 2.1 秒記錄而來,這一無限逼近 2 秒的記錄甚至讓很多電動超跑廠商推遲了產(chǎn)品的發(fā)布計劃,那個在《The Grand Tour》第二季第一集里讓鼴鼠標榜代表未來的 Ramic 就是其中一家。

不過,這一紀錄被日本人率先攻破了,這就是之前曾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志得意滿地說“要創(chuàng)造世界紀錄”的 Aspark Owl。

在保留傳統(tǒng)超跑造型的基礎(chǔ)上,Owl 盡最大可能地增加了車身寬度并降低了車身高度,直覺告訴我這輛車無緣通過北京的任何一個減速坎。

整個車體全部由薄薄一層的碳纖維材料組成,薄到什么程度呢?從車身后部的開口看似乎用力一壓就會斷似的。

蝴蝶門的設(shè)計還是很漂亮的,車手進出基本得躺著。

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Owl 一共進行了兩次性能測試,一次的成績是 1.92 秒,第二次則刷新到了 1.89 秒。

這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車輛剛剛駛離起點 30 厘米的時候,車速就已經(jīng)達到了 10km/h,這時候輪胎還轉(zhuǎn)了不到一圈。

Owl 是貓頭鷹的意思,貓頭鷹在平飛滑翔和俯沖的時候兼顧驚人的速度和安靜,這和日本科技給我們留下的印象一致,悄無聲息的點歪科技樹,然后整個大動靜出來。

Owl 取得這次驚人成績的緣故在于兩點,首先,這臺車用了 Hoosier 熱熔胎,這套輪胎原則上并不允許合法上路,在測試之前這套輪胎被拿去加熱并迅速裝車進行測試,這被認為是提升速度的關(guān)鍵。

更核心的是動力系統(tǒng),與其他電動超跑都采用傳統(tǒng)鋰電池不同,Owl 采用了傳統(tǒng)電池+超級電容的混編方案,超級電容擁有更好的充放電性能,可以瞬間提供巨大電流支撐,在兩次測試中 Owl 都是采用超級電容放電的驅(qū)動形式。

當然,整車攻克了大量工程學和電子學的難題,比如電機如何承受超大電流,以及前軸如何在后軸爆發(fā)澎湃動力的時候保持同步前進。

在上世紀 90 年代初代本田 NSX 登場的時候,日系超跑的加入讓整個世界的超跑競爭變得精彩激烈起來,此番電動時代來臨,東瀛玩家的重歸或許會推動人類速度記錄的進一步飛躍。

但是與 Roadster 2 準備大量生產(chǎn)不同,Owl 可能最終只會生產(chǎn) 50 臺,每臺售價也達到令人咋舌的 400 萬美元。

所以即便這車噴上涂裝之后要好看不少,估計我們也無緣見到。

哦對了,咱能找條長點的測試跑道,而不是在自己家后院的小河邊跑記錄么?
這距離,真的是讓我感覺不成功,便成仁……

來源:愛范兒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carnews/yongche/62899
以上內(nèi)容轉(zhuǎn)載自愛范兒,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zhuǎn)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idc61.net)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