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感謝成都,這樣一座多樣性極強的城市,也必須感謝所有參展汽車品牌們的配合,才能讓這屆的成都車展,避免了淪為普通促銷展的命運,反而向大眾展示了所有汽車品牌的真正面貌。
就像一位看客所說:“所有汽車品牌呆在了自己應該呆的位置?!?/span>
在參加成都車展之前,無論是品牌數(shù)量、新車數(shù)量、還是綜合各種原因,所有業(yè)內人士都認為這屆車展將淪為一個區(qū)域性的銷售展,“沒什么意思”成為大家的共識。確實沒錯,在一定程度上,成都車展就是兼具了這一職能。
估計主辦方也可能因為招商情況發(fā)愁,但最終他們想出了一個在外人看來極為精巧的方案,讓很多人意識到,把這些品牌放在一個展館內事多么的明智:比亞迪專館、新能源汽車館、高端品牌館、豪車館、單一集團聯(lián)合展臺等。
沒錯,無論你是傳統(tǒng)的油車用戶、還是前衛(wèi)的新能源用戶,都能夠很聚焦的在一個展館內看到同級別的汽車品牌。而汽車廠商們更是樂意看到這樣的結果,減少了油車與電車之間、新勢力與高端品牌之間的對立,只需要搞定這些聚焦的用戶。
所有汽車品牌不僅呆在了自己應該呆在的位置,而且部分汽車品牌,尤其是高端車、豪華車品牌所搭建的展臺花了不少心思,無論是與中國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相比,都展現(xiàn)了它們自身所獨有的特性與品牌格調。
這才是本次成都車展最有意義的看點,它讓大家看到了品牌之間的巨大差異性,也正是這種差異性才讓中國車市豐富多彩。
一些不同的品牌內涵
“我發(fā)現(xiàn)中國的設計師和外國的設計師差別還是挺大的”,一位中年男士在參觀完16號館內的克蒂汽車(高端定制汽車品牌)一輛爆改奔馳V級商務車后,對旁邊的友人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
他仿佛是在自言自語,又似乎是在尋求友人的共鳴。說實話,我到現(xiàn)在都還不能完全參透他這句話的深層含義,也沒聽清他到底說的是“差別”還是“差距”。但無論是“差別”還是“差距”,這句話無疑引發(fā)了對中國汽車的一些思考。
當你逛完1-15號館,再踏入16號館時,那種撲面而來的感覺確實與前面的展館截然不同。16號豪車館,以其獨有的氛圍,給人一種前面所有展館都無法帶來的觀感。
這里雖然只有5個傳統(tǒng)豪華汽車品牌、以及一些改裝定制品牌參展,但沒有了發(fā)布會的喧囂人群,沒有了銷售人員的熱情推薦,它們只是以一種豪華品牌應有的冷峻姿態(tài),靜靜地佇立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屬于它們自己的故事。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提出疑問:保時捷都在中國進行促銷賣車了,豪華品牌真的就那么了不起嗎?確實,豪華品牌本身并沒有什么了不起,它們的存在只是汽車市場多元化的一部分。
而猛士科技品牌出現(xiàn)在這個展館,無疑讓大家看到了中國汽車品牌沖擊豪華市場的決心和希望。但在這一切的背后,其實是品牌調性的較量。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這屆成都車展上,江汽集團(江淮汽車)展出了一款跑車。然而,沒有人因為它展出了一款跑車,就把它定義為豪華品牌。因為江淮汽車這個品牌的歷史、文化和市場定位,都還無法支撐起這樣一款車型的豪華定位。
很多國產汽車品牌以前都嘗試過推出高端或豪華車型,但最終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于品牌的整體調性和豪華定位之間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品牌的調性,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它涵蓋了品牌的歷史、文化、設計理念、市場定位以及消費者認知等多個方面。
一個豪華品牌,不僅僅要有豪華的產品,更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品牌調性和市場認知。而中國品牌在沖擊豪華市場的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不斷提升品牌的整體調性和市場認知度。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豪華汽車市場中占據(jù)一席之地。
消費者與品牌的連接
這一點區(qū)別,在高端品牌館尤為明顯,姑且將14-15號館稱為高端品牌館。雖然安插進了理想、江汽、領克這3個國產品牌,但這兩個館的高端品牌勝展臺在足夠大,除了寶馬奧迪外,連沃爾沃、凱迪拉克、捷豹路虎、林肯和捷尼賽思都有著不錯的展臺面積。
這就給了這些通常我們認為的沒落的、二線豪華品牌們施展拳腳的機會,從展臺設計、色彩搭配、物料陳列、展車擺放等等,都有著濃烈且強烈的品牌特色。可能它們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確實不佳,但它們所打造的品牌內涵一定值得中國汽車品牌學習。
我相信,所有人都希望看到中國汽車品牌崛起。尤其是當中國汽車的滲透率完全蓋過外資品牌之后,這樣的情緒更是走上一個臺階。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在銷量之外,中國汽車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舉個很普通的例子,現(xiàn)在的消費者買車好像只談性價比。換種說法,消費者與汽車品牌之間的聯(lián)系只有金錢關系。只要你性價比比別人高,我就買你這款產品。雙方之間有很大一塊缺失,不是因為品牌認同、不是因為產品特色、不是因為價值觀趨同,就是簡單粗暴的性價比。
這一點,對企業(yè)的生存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但對企業(yè)的發(fā)展來說,這是不正常的。
性價比固然重要,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是企業(yè)在市場中立足的基礎。然而,若企業(yè)僅僅依賴性價比來吸引和留住顧客,而忽視了品牌認同、產品特色以及與消費者價值觀的共鳴,那么其長期發(fā)展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
品牌認同是消費者與企業(yè)之間情感聯(lián)系的紐帶,它能夠讓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對企業(yè)的產品產生偏好和忠誠度。產品特色能夠幫助企業(yè)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形成獨特的競爭優(yōu)勢。而與消費者價值觀的趨同,則能夠讓雙方建立起更加穩(wěn)固和持久的消費者關系。
換句話說,如果一家車企僅靠性價比去賣車,當有一天出現(xiàn)一款性價比沒那么高的車型時,這家車企該怎么辦?當然,也有一些中國車企在這方面做得還不錯,比如蔚來、理想、領克等。
它們至少證明了,在這些外國的高端品牌身上,有自主品牌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也有可能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和努力,逐漸縮小與外國高端品牌之間的差距。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news/qiye/243613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idc61.net)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