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根據2019年公開融資信息統計,新造車勢力融資總額超268億元。
造車不易,對新造車企來說,前期的研發(fā)、銷售、管理成本高昂,在多數企業(yè)處于巨額虧損的情況下,不得不仰仗資本救火,以蓄力量產交付變現,試圖讓賬面變得略好看一些。
汽車出行領域2019年度披露融資金額的top20企業(yè)中,車好多集團憑借由軟銀愿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投資的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82億元)D輪融資,榮登汽車行業(yè)2019年度融資金額榜首。至此,車好多共計已完成超30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超90億美元。
年度融資金額前20位中,新造車企占據半壁江山,其中有蔚來汽車、理想汽車、拜騰汽車、合眾汽車、威馬汽車、小鵬汽車、博駿汽車、天際汽車、愛馳汽車、奇點汽車,共計10家。

新造車的黎明之戰(zhàn)
從注資新造車的投資機構來看,不乏騰訊、百度、美團點評、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的身影,經緯中國、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頭部投資機構也先后入股成為新造車的資本靠山,可見資本信心猶在,但在行業(yè)洗牌時期,資方對新造車產品力和發(fā)展?jié)摿⒂懈鼑乐敿氈碌念A判和考量,投資必將趨于謹慎。
資本回歸理性后,新造車企入局的井噴期已過,對于遲遲未有產品面市的企業(yè)來說,2020年的融資只會難上加難;對已量產交付的車企來說,解決產品安全隱患、全面提升產品質量、重視技術研發(fā)環(huán)節(jié)、做好降本增效,才更有機會再獲資本押注。
市場大環(huán)境迎來冷卻,這對新造車的制造能力、供應鏈、銷售渠道等環(huán)節(jié)提出更高要求,資源和財力向頭部傾斜的過程中,將形成強者愈強,弱者尤弱的競爭格局。
從其他投融資領域來看,獲得中后期融資的企業(yè)涉及賽道多元,其中,智能網聯領域企業(yè)數量最多,有8家企業(yè)獲得融資,科技出行、新能源、自動駕駛、汽車后市場、汽車流通均有涉及,并且大額融資涉及的投資賽道和企業(yè)規(guī)模整體較為成熟。

自動駕駛步入資本分水嶺
自動駕駛賽道獲注資前三位分別為圖森未來、千尋位置和autoX,其中圖森未來在融資金額和輪次上都領先于后兩家企業(yè),累計融資額已超過2.9億美元,約合20.74億人民幣。作為專注研發(fā)應用于商用卡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圖森未來,成立4年的圖森未來已逐步開拓海外市場,成為自動駕駛細分領域初創(chuàng)企業(yè)的翹楚。
自動駕駛已然成為汽車產業(yè)鏈發(fā)展的前沿制高點,企業(yè)需要找到使用場景和細分市場的缺口,資本終究青睞的是科技本質和技術發(fā)展?jié)摿?,以及商業(yè)化的實現與落地的可能性。
新能源基礎設施“攻城略地”
在科技出行領域,滴滴出行、哈啰出行及能鏈集團(車主邦/團油/快電)分別以42.33億人民幣、28.22億人民幣和7.76億人民幣躋身年度融資前列。在資本寒冬中能夠收獲大額融資實屬不易,其中,立足出行能源底層數字化的能鏈集團已在年內共完成B輪、B+輪、C輪3筆融資,發(fā)展勢頭迅猛,2年時間實現400個油電一體化能源新基礎設施布局全國,完成能源供需雙方的數字化連接。

(新能源基礎設施“攻城略地”/Unsplash)
國網能源研究院發(fā)布的《能源與電力分析系列年度報告2019》提出,我國能源互聯網產業(yè)將迎來關鍵落地階段,在經歷了研究探索(2012-2015年)階段后,目前已進入工程實踐(2016年至今)階段。行業(yè)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產業(yè)市場規(guī)模有望突破萬億元。能源產業(yè)轉型的意義在于加強能源的高效綜合利用,形成開放共享的能源生態(tài),實現產業(yè)深度融合。在萬億級消費市場中,資本熱度必將持續(xù),投資人或將著眼于企業(yè)數字化再造能源消費場景的能力,以及對接消費端和供給端的準確性。
后市場企業(yè)頭部寥寥
后市場賽道在寒冬中,進入C輪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同樣越來越少,完成大額融資的企業(yè)有康眾汽配和好汽配2家。汽配供應鏈服務體系的整合還有較廣闊發(fā)展空間,突破汽配件供應鏈效率和維修服務品質的瓶頸,是明年眾多汽后企業(yè)將面臨的挑戰(zhàn),也是獲取資本的巨大機會拐點。

從投融資輪次上來看,汽車行業(yè)大額融資主要集中在中后期,獲C輪及D輪融資共計有9家企業(yè),占總數的45%。戰(zhàn)略融資企業(yè)6家,A輪及B輪融資企業(yè)4家。從金額和資方來看,投資機構相對理性,20起融資事件平均融資額為27.81億元,投資方也是相對頭部的實力派。
高潮迭起,裸泳者謂誰?
在資本緊縮、市場遇冷的年份,汽車全產業(yè)鏈企業(yè)在資金方面都面臨不小壓力,傳統車企尚不如意,處于燒錢階段的新造車勢力日子將更加不好過,“降本增效”將成為新造車維持生計的唯一出路。2020年,汽車產業(yè)鏈各賽道收割資本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要從資方收緊的口袋中提現,企業(yè)技術實力和發(fā)展空間是核心競爭力。

(來源/Unsplash)
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chuàng)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從2019全年投資行為來看,資本市場對于汽車賽道越來越謹慎,投資將更為精準,耐心關注長線的成熟投資人將沉淀下來,更高瞻遠矚、不拘泥于短期效益。
技術驅動產業(yè)變革,下一站,資本的機會將同樣站在推動汽車全產業(yè)鏈的升級的一端。汽車生態(tài)的細分布局中,用實力說話的硬科技領域資本仍將高潮迭起,裸泳者謂誰?潮水褪去后將一目了然。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idc61.net/news/shichang/107136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idc61.net)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